一是推进基层社分类提升改造。采取合作制、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,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,不断强化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和经济上的联结,切实做到农民出资、农民参与、农民受益。全市新建和改造基层社118个,覆盖全市100%的乡镇。
二是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社改造提升。采取拓展家电及农机具维修、科技咨询、文体娱乐、养老幼教,代办便民金融刷卡取款、信件报刊收发及代收水电、电话费等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,累计建设改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000余个。
三是创新发展农民专合社及联合社。引导农民立足当地特色产业,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4个,以合作社带动专业化生产、规模化经营,推动建设专合社联合社15个。
四是推进庄稼医院提档升级。培训、配备庄稼医生,开展优质种子种苗供应、测土配方施肥、病虫害防治、坐诊巡诊等服务建设庄稼医院,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、便捷服务。
五是推进“专合社+基层社”双社融合发展。以项目、资金、参股等方式,推动市、县(市、区)社与基层社、专合社、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的联合合作,发展以隆昌开心花椒、威远向义蔬菜为代表的“双社”融合发展典型62个。